嘉兴经开“站+场+屋”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请用微信扫一扫
今年以来,嘉兴经开区重点围绕共同富裕、公共服务领域“七优享”工程、数字化改革等工作,聚焦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创业等实际问题,大力推进校园就业服务站点、零工市场以及就业小屋等经开就业重点建设项目,从加强政策制度建设、加速劳动力供需对接、强化就业创业培训服务等多方面发力,加快搭建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创建就业服务站点,为大学生寻找机会
嘉兴经开区在全市首次创新推出“校园就业服站”建设。区经济发展部联合区党群工作部共同印发《关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校园就业服务站的通知》,邀请在嘉各高校参与“校园就业服站”建设活动。4月13日,嘉兴市首个校园就业服务站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揭牌,这也是嘉兴市首个由政府和学校建立的就业服务站,将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留嘉政策讲座、企业与大学生就业座谈会、就业指导会、校园招聘会、大学生就业见(实)习等就业服务。揭牌后,东明不锈钢等辖区企业还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就大学见习服务事项签订了就业见习基地协议。与此同时,经开区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内举行校园专场招聘会,共有全区30余家企业参会,提供招聘岗位近300个。通过此次服务站点的设立,进一步完善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更好地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二、建设特色零工市场,为务工者创造条件
嘉兴经开区以“综合性+产业特色”为建设布局原则,综合考虑区域产业特点并优先使用现有党群服务中心等功能性场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选址。长水街道根据华东地区最大仓储物流供应链的产业特点建设供应链特色零工市场;城南街道立足华东最大的水果市场,谋划蔬果特色服务零工市场。零工市场建成后,除了可以提供传统的现场求职、现场就业信息登记、电子屏滚动发布招聘和求职信息等服务内容外,还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网站、引才云等线上网络平台实时发布各类招聘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就业资讯,实现24小时零工市场的就业服务不打烊,打造经开区具有产业特色的零工市场品牌。
三、创设便捷就业小屋,为老百姓提供便利
嘉兴经开区创新将废弃核酸检测点改造成“就业小屋”,打通群众获取招聘求职信息“最后一公里”的通道,是居民群众在实现“家门口”就业的便民利民新举措。塘汇街道汇融工业社区及城南街道金穗社区,快速响应,积极建设“就业小屋”,同时社区设立就业创业专职人员,定期发布就业服务信息,提供志愿者宣传咨询服务,开展重点群体帮扶等民生实事服务内容。既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又提升核酸采样小屋的公共服务职能,弥补公共就业、政策宣传线下网点短板,以“小空间”提供“大服务”,发挥“政务服务+便民为民”作用。自“就业小屋”上线以来已发布用工信息9期,参与企业74家,发布岗位1300余个,职工完成就业应聘上岗达到100余人。
接下来,嘉兴经开区将紧紧围绕“创新突破、全面争先”的核心主题,深入推进“校园服务站+零工市场+社区就业小屋”建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满足民众多样化就业需求,不断打造多元化、多层次、覆盖广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为“15分钟就业圈”嘉兴经开品牌添光彩。